《表4 有置管史各组导管留置期间情况比较》

《表4 有置管史各组导管留置期间情况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PICC置管史对穿刺过程和导管留置效果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χ2值;2)Fisher确切概率法;3)t值。

《静脉治疗实践标准》[2]明确指出PICC首选贵要静脉,本研究结果显示,无置管史组的患者首选贵要静脉的比例为83.24%,有置管史的患者,既往穿刺手臂的贵要静脉超声评估时可显示贵要静脉轮廓不清晰、不成正圆,甚至血管沿行局部变小、甚至消失,因此,有置管史的患者首选贵要静脉的比例下降为70.41%,而有多次置管史及同侧置管史的患者,首选贵要静脉的比例分别为53.85%、57.47%。贵要静脉独立,血管较浅,周围神经伴行少,而肱静脉常与肱动脉伴行,穿刺时易误入动脉,且位置较深,穿刺难度大[5]。本研究同一血管置管史组穿刺贵要静脉的比例高,为重复穿刺同一静脉,可导致1针穿刺成功率降低,而1针穿刺成功率是影响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的因素之一。文献对首选左上肢还是右上肢置管没有明确定论,文献[6]报告在解剖学上操作中右侧置管容易发生颈内静脉异位,也有文献[7]报告,操作中左侧置管异位其他静脉、送管困难的发生率高,但亦有文献[8]报告,置管操作中双上肢异位的发生率无差异,且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送管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无置管史组右上肢置管多于左上肢置管,但1次置管史的患者左上肢置管多于右上肢置管。主要原因为有置管史侧的手臂血管条件差,且部分非计划性拔管的患者原置管处因局部感染、皮疹等并发症导致局部皮肤状况差,不适宜留置导管,或因导管外滑头端位于锁骨或腋静脉时间较长,易造成局部血管变形,甚至血栓,禁忌置管;因此,更多选择未进行置管的左侧肢体。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多次置管史组的患者右上肢置管的比例最高,多次置管的患者,大部分双侧均有置管史。本组患者所在医院全部由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未出现误入动脉,且1针穿刺成功率在不同组别间无统计学差异,这与郝敏等[9]的研究有所差异。因此,有置管史尤其是多次置管史的患者,穿刺肢体受限,血管条件差,肱静脉选择比例高,对穿刺者要求高,需要在评估双上肢血管条件、穿刺处局部皮肤、既往穿刺操作情况、导管留置过程中外滑、血栓等并发症情况后,由熟练的专科护士进行穿刺[10-11],优先选择未穿刺过的肢体及静脉,提高置管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