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不同类型移行椎患者及非移行椎患者各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率》

《表3:不同类型移行椎患者及非移行椎患者各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a=移行椎非对称型组;b=移行椎对称型组;c=非移行椎组

关于解剖形态及生物力学传导的改变目前认为,腰骶部承受压力主要通过骶髂部关节传递,而腰骶部通过腰骶交界处的双侧小关节及L5/S1椎间盘三个关节面分散应力。腰骶部移行椎可通过改变腰骶关节面的承载面积和形态,进而改变腰骶部负重模式,使腰骶部的生物力学发生改变。Mahato[15]认为腰骶部移行椎患者的骶髂关节面面积、位置及骶髂关节运动轨迹较正常人出现了明显改变;Connolly[16]研究表明腰骶部移行椎患者骶髂关节所受应力增加,Benlidayi[17]研究表明腰骶部移行椎患者的骶骨倾斜角较常人变小。此外,腰骶部移行椎患者移行侧腰椎数目量减少为4节,原腰5椎体与骶骨融合或者形成假关节样结构,活动度减弱。当受到同样的压力及剪力影响时,腰骶部移行椎患者患侧腰椎的杠杆变短,每个椎间盘的受力增加,可加速椎间盘损伤,造成腰椎间盘突出。在体腰椎运动学研究发现,由于腰骶部生理前凸存在,腰椎正常前屈运动时,下腰椎椎体间存在旋转运动参与到腰椎屈伸运动之中,下腰椎小关节接近水平位的形态也证明了旋转运动的存在。如果腰骶部存在移行椎畸形,必然影响这种椎体间旋转运动,长时间的代偿或反复异常运动,必然会导致相应椎间盘纤维环的损伤,进而发生髓核突出[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