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免疫功能缺陷宿主与非免疫缺陷宿主的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通过回顾性检索病历资料,纳入200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且最终确诊为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病例。纳入标准:根据2018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治专家共识》[5];排除标准:(1)病历资料不完整者;(2)既往已确诊隐球菌性脑膜炎,本次入院为复查或巩固性治疗者。通过上述纳入排除标准,最后共纳入78例患者,将其分为免疫缺陷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组(Immunocompromised host,cryptococcal meningitis,ICH-CM,以下简称ICH-CM组)(n=61)和非免疫缺陷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组(Non immunocompromised host,cryptococcal meningitis,NON-ICH-CM,以下简称NON-ICH-CM组)(n=17)。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热伴头痛、头痛、发热、精神异常及视力异常)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