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8 教研主体非言语行为方差齐性检验》

《表8 教研主体非言语行为方差齐性检验》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教育大数据驱动的精准教研模式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同时,本文也检验了三类教研主体在非言语行为上的差异性,检验数据如表8和表9所示。由表中数据可知方差齐性,组间变异小于0.05,说明至少有一组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对不同教研主体在非言语行为上的组间多重对比分析,如表10检验数据所示,新手教师和胜任教师以及成熟教师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胜任教师和成熟教师并无显著性差异。这一检验结论表明,非言语行为作为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一类隐性信息传递方式,不同教研主体间的差异表现不同。新手教师由于在教学经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对于非语言行为作用的发挥和驾驭能力与胜任教师和成熟教师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这一点无论在经验层面还是在本文中的数据举证中均得到验证。对于胜任教师与成熟教师之间在非言语行为上的差异检验不显著这一结论,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具备一定教学经验、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实践技能的胜任教师来说,非言语行为这一单一维度已经无法有效区分具备一定专业化教学素养的教研群体。因此,本文中在确定不同阶段教研主体的划分依据时,提出要综合考量教师在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方面的综合表现进行划分,这也表明对于构成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可以用来表征不同教研主体间的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