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GESAMP提出的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分级[22]》

《表5 GESAMP提出的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分级[22]》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对二甲苯降解产物对海洋双壳类的急性毒性》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对甲酚是一种较常见的对位取代酚,对人高毒,能通过破损皮肤、消化道及呼吸道吸收,对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20].1976年,对甲酚被美国环保署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21].但是,有关对甲酚对海洋生物的毒性研究数据极少,目前仅见到其对2种海洋微藻的半抑制浓度(96h EC50)[4],而关于对甲酚对双壳类动物的毒性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发现,对甲酚对菲律宾蛤仔、文蛤的96h LC50分别为77.95和1271.74mg/L(表4).按照GESAMP提出的化学品水生生物毒性分级标准(表5)[22]判断,其对2种双壳类的毒性分别属于“低毒”和“实际无毒”等级.文蛤和菲律宾蛤仔同属帘蛤科,但是,对甲酚对二者的急性毒性差异很大(96h LC50相差16倍之多).其原因可能是:酚类化合物为原生质毒物,对细胞有直接损害,低浓度下引起蛋白质变性,高浓度下则造成蛋白质沉淀.化合物通过吸收、扩散等方式进入生物体内的数量越大,产生的毒性越强[23].已有很多研究报道,在同样条件下菲律宾蛤仔对有机污染物的富集能力均高于文蛤.例如,暴露于0.8~4.0mg/L的石油烃后[24],菲律宾蛤仔对石油烃的吸收速率、富集系数均明显高于文蛤(5.23~10.23mg/(kg·d) vs.2.86~7.86mg/(kg·d);25.58~65.38vs.17.38~35.75).再如,黄渤海中的菲律宾蛤仔对石油烃的平均蓄积量(17.3mg/kg)显著高于文蛤(9.48mg/kg)[25].钟硕良等[26]研究发现,菲律宾蛤仔对溴氰菊酯的积累系数(3.03~27.85)大于后者(2.57~12.40),相应的,溴氰菊酯对菲律宾蛤仔的急性毒性(24h,48h,96h LC50分别为0.67,0.11,0.06mg/L)高于文蛤(24h,48h,96h LC50分别为1.52,0.30,0.27mg/L).由此推测,菲律宾蛤仔对对甲酚的敏感性较高,可能与其容易蓄积这种化学物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