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次氯酸钠对某些水生动物的急性毒性效应[14-16]》

《表3 次氯酸钠对某些水生动物的急性毒性效应[14-16]》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含氯消毒剂的应用和环境毒性特点》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为没有相关数据;48LC50为48 h测试半数致死浓度;96LC50为96 h测试半数致死浓度;SC为安全浓度。

含氯消毒剂广泛应用在农作物及其加工、畜牧养殖业的消毒工作中。适当的剂量、接触时间和操作方法可以杀灭病原微生物,同时不影响植物、动物的生长。由于发生的几率比较低,关于含氯消毒剂对野生动物毒性的研究比较少。但是,通过人体的毒性反应,可以预估高浓度含氯消毒剂及其产生的活性氯对动物的影响。含氯消毒剂对水环境的毒性是更值得关注的环境问题。含氯消毒剂在水体中的存在主要是人为造成的,它可能会通过废水排放(例如热电厂排放的冷却水、污水厂排水等过程)进入自然水体。水中剩余的活性氯对水体生物的危害早在20世纪初期就受到国外专家的关注和研究[13]。含氯消毒剂在水产养殖消毒方面也有应用[14-16]。因此,国内外也较早地研究了含氯消毒剂对于鱼类、贝类等的毒性作用。鱼类对水中的余氯有回避反应。余氯对鱼鳃有损伤作用,可以使鱼鳃组织发生病变,使鱼鳃组织增生、肥大、出血、鳃丝变短、鳃丝上皮细胞浮肿。余氯还会使鱼类血液里高铁血红蛋白含量、乳酸含量增加,血氧分压和pH降低,也可以降低鱼类的耗氧量,增加鱼鳃的呼吸频率。在毒性反应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上,不同鱼类之间的差异显著,同种鱼个体之间差异也比较大。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次氯酸钠对稀有鲫急性毒性的96 h半致死浓度为25.26 mg/L,对稀有鲫幼体生长的抑制效应浓度为15.72 mg/L(EC10-28 d,即28天的实验中10%的实验幼体发生抑制现象)。次氯酸钠暴露浓度为5.6~18 mg/L时,鱼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被显著抑制,为18.00 mg/L时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这都表明消毒剂产生氧化胁迫影响[17]。还有研究比较了戊二醛、二溴海因、蛋氨酸碘和次氯酸钙4种消毒剂对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幼贝的急性毒性作用,发现毒性大小依次为次氯酸钙>二溴海因>蛋氨酸碘>戊二醛,24 h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3.05 mg/L、27.49 mg/L、53.20 mg/L、67.36 mg/L,48 h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0.15 mg/L、9.35 mg/L、29.27 mg/L、35.58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1.86 mg/L、0.32 mg/L、2.66 mg/L、7.52 mg/L[18]。表3至表6列出了研究发现的不同种类水生动物和不同消毒剂的半数致死剂量(即规定时间内能够使一半实验生物死亡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