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不同恢复年限退化土壤有机氮组分变化特征》

《表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不同恢复年限退化土壤有机氮组分变化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恢复年限退化土壤有机氮组分变化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n=3);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恢复年限之间差异显著(P<0.05)

于2018年3月在不同植被恢复阶段样地设置5个处理(图1),1—3采样点为未治理的裸地(R0),4—6、7—9、10—12和13—15 4组采样点分别为恢复7、17、23、35 a马尾松人工林(分别简称为R7、R17、R23和R35)。其中裸地(R0)为未治理的严重土壤侵蚀地,表层土壤流失殆尽,B层暴露,尚有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及少量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稀疏存在。R7、R17、R23和R35分别于2011、2001、1995、1985年开始治理,R7、R17、R23和R35治理前本底条件与R0基本一致,现存植被以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为主,林下植被以芒萁覆盖为主,坡度为15°—21°。每个采样点设置3个10 m×10 m的标准样方,采样前先移除表层枯枝落叶,再用土钻在样地内随机取5个0—20 cm土壤样品,15个子样品混匀后作为一个样品。取样后,从新鲜土壤样品中剔除根和植物残体,风干后用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有机氮组分的测定,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