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施氮措施下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表1 不同施氮措施下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施氮措施对冬小麦农田土壤酶活性和氮转化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n=75。U、U+DCD、U+HQ、U+HQ+DCD和PCU分别为普通尿素、尿素+硝化抑制剂、尿素+脲酶抑制剂、尿素+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和高分子聚合物包膜尿素。同列不同字母表示不同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表中数值为冬小麦5个关键生育期的均值±标准差

试验共设5个处理:普通尿素(U);尿素+硝化抑制剂(U+DCD);尿素+脲酶抑制剂(U+HQ);尿素+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U+HQ+DCD);包膜尿素(PCU)。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共计15个小区,小区面积为6 m×10 m,各区组随机排列,各小区之间留有0.5 m间距。以等氮量(纯氮量225kg·hm-2)为施氮措施原则可实现氮余量为零(郭天财等,2008;吕丽华等,2015),即各处理氮(N)、磷(P2O5)、钾(K2O)的施用量分别为225、75、150 kg·hm-2。抑制剂与肥料混合均匀施用,HQ和DCD的安全常用量分别为尿素用量的0.5%和5%(石美等,2012)。冬小麦前茬作物为玉米,玉米棒收获后将所有秸秆粉碎后进行还田处理。供试作物为冬小麦(周麦27),于2015年10月13日进行播种(播量180 kg·hm-2,宽窄行行距10—25 cm),次年5月29日收获,田间管理措施同当地农民的常规管理保持一致。氮、磷、钾肥分两次施入,60%作基肥施用(2015年10月12日),剩余40%于小麦拔节期进行追肥施用(次年3月31日)。5种施氮措施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