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块根产量及产量性状(大田,2014–2015)》

《表1 块根产量及产量性状(大田,2014–2015)》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铵态氮素促进甘薯块根形成的解剖特征及其IbEXP1基因的表达》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S19:商薯19;J23:济徐23;N0:不施用氮素处理;AN60:60 kg hm-2的低水平铵态氮素;XN60:60 kg hm-2的低水平酰胺态氮素;AN180:180 kg hm-2的高水平铵态氮素;XN180:180 kg hm-2的高水平酰胺态氮素;同一列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数值在0.05的水平上差异显著。

2014年和2015年大田收获的块根产量及产量性状具有相似的处理效应,因此将2年的数据平均进行结果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甘薯品种商薯19 (S19)的单株有效薯块数目和块根产量均高于甘薯品种济徐23 (J23),其中对照处理(N0)条件下的增幅分别为62.83%和12.54%。同时,2个甘薯品种均表现为低水平铵态氮素处理(AN60)的单株有效薯块数目和块根产量最高,且差异显著。高水平铵态氮素处理和酰胺态氮素处理不利于2个甘薯品种单株有效薯块数目的形成,降低收获期块根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