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表1 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丘陵地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对土壤肥力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秸秆还田后经过微生物发酵形成腐植酸钙和腐植酸镁,促进了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和养分的分解利用,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降低了土壤容重[4]。秸秆未还田区的土壤容重从1.21 g·cm-3增加到1.24 g·cm-3,而秸秆还田区的平均土壤容重降低至1.19 g·cm-3,秸秆还田区较秸秆未还田区的土壤容重低0.05 g·cm-3;秸秆还田区的平均土壤孔隙度由45.82%增加到47.76%,秸秆未还田区的土壤孔隙度降低到45.32%,秸秆还田区较秸秆未还田区的土壤孔隙度高2.44个百分点;秸秆还田区土壤的平均有机质含量由22.45g·kg-1提高至23.94 g·kg-1,秸秆未还田区土壤的平均有机质含量下降至22.11 g·kg-1,秸秆还田区较秸秆未还田区高1.83 g·kg-1;秸秆还田区土壤的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平均含量较未还田区分别高0.12 g·kg-1、8.71 mg·kg-1、1.45 mg·kg-1、10.7mg·kg-1,特别是速效钾增幅较大,原因可能是小麦秸秆中含钾量丰富,秸秆腐解后提高了土壤的速效钾含量(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