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锡石样品II LA-ICP-MS U-Pb定年校正后同位素比值》

《表4 锡石样品II LA-ICP-MS U-Pb定年校正后同位素比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锡石U-Pb定年方法评述》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然而,目前对于等时线法的使用存在一些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测量值207Pb中含有部分放射性207Pb*,不能用于替代纯普通铅的204Pb。Neymark等[41]认为206Pb/207Pb与238U/207Pb的一次函数系数将会随着年龄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而Deng等[42]和Liu等[43]认为对于高普通铅的锡石样品,放射性成因铅207Pb*的含量很低,对最终结果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他们获得的数据结果也佐证了这一点。事实上,根据Neymark推导的公式,得到的等时线年龄与实际年龄偏差大约在5%~10%之间。然而,Neymark只注重公式的理论推导,而忽视了在实际数据处理时,还需要采用标样来进行分馏校正,标样的等时线年龄与实际年龄同样存在近似的偏差(图1),该偏差正如Neymark公式推导约在5%~10%之间。因此,在对锡石样品数据进行校正时,两种方法的分馏校正系数并不相同,样品数据通过标样校正之后的年龄结果能有效消除该偏差。本实验室利用LA-MC-ICP-MS锡石样品I的测试数据(表3)和LA-ICP-MS锡石样品II的测试数据(表4)均进行了验证,两种校正方法所得结果均在误差范围之内一致(图2,图3)。与Neymark一样,Li等[35]认为采用等时线法校正获得的年龄比Tera-Wasserburg图解法偏年轻,很可能是忽略了还需要进一步采用标样进行分馏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