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探地雷达技术在测量根系中的应用》

《表1 探地雷达技术在测量根系中的应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探地雷达和电容法的作物根系原位无损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T、∑A和T分别表示高振幅时间,s;高振幅反射面积,m2;最大振幅反射幅时间,s。

自1999年Hruska利用探地雷达绘制橡树的根系到目前为止[31],探地雷达在植物根系研究中的应用已有20多年。在这20多年的研究中对根系生物量、根系直径上的探测多采用线性预测模型(表1)。Butonr等[3]首次利用400、1500 Hz的雷达天线对不同排水条件、不同埋深的火炬松根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Wakulla土壤(85%~92%的沙土,8%~15%的淤泥和土)中1500 Hz所测高振幅反射面积与根系直径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特别在0~15 cm埋深处雷达信号与根系直径的相关系数为0.81(P=0.000 4);0~40 cm层次的根系总生物量与高振幅面积显著正相关,但与根系反射点的数量相关性不显著。之后学者相继利用像素、反射振幅面积、最大振幅、最大这幅面积、振幅时间、最大振幅时间、反射强度等参数与粗根系建立线性预测模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