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代表样本高温热害主要影响因子及灾损率的统计结果》

《表1 代表样本高温热害主要影响因子及灾损率的统计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江西省早稻高温热害灾损评估模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X1、X2、X3分别代表早稻高温热害过程中热害积温、过程最高气温、高温热害日数,Ys代表灾损率。下同。

代表样本高温热害主要影响因子及其灾损率统计结果见表1。结合表1和图2可以看出,高温热害过程不一样,对早稻的危害程度不一样:在6个代表站中,瑞昌和婺源1988年热害积温、最高气温、高温持续日数均较大,其灾损率也高,分别为28.5%、26.4%;泰和2006年和宁都2003年热害积温、最高气温偏低,其减产率也偏低,在10%以下;对比分析余干1988年和广丰2010年以及宁都2003年和余干1988年可以看出,在相同的热害积温或热害日数下,相比相对高温胁迫,绝对高温胁迫热害加重,如余干1988年和广丰2010年这2个样本热害积温接近,但广丰2010年观测地段早稻只遭遇了14d相对高温胁迫,而余干1988年高温热害过程最高气温上升至38.7℃,不仅遭遇了相对高温胁迫,还遭遇了3d绝对高温胁迫,导致早稻受害加重,其灾损率比广丰2010年偏高9.4%;宁都2003年和余干1988年这2个样本热害日数一样,但宁都2003年热害积温、最高气温明显偏低,导致灾损率偏低11.8%。由此可见,在高温热害影响因子中,热害积温、最高气温、热害日数均对早稻产量产生影响,单个或多个因子明显偏高,热害加重。因此选择热害积温、最高气温、热害日数3个因子来建立灾损评估模型能较全面的反应各高温热害过程对早稻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