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负压通风教室内不同时间、不同高度的CO2浓度比较》

《表3 负压通风教室内不同时间、不同高度的CO2浓度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改善教室内空气品质和热环境的负压通风设计——在教室采用负压通风的可行性》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负压通风教室模型中,截取教室内Z=0.76 m、1.36 m、1.96 m、2.56 m高度处,不同时间节点——10 min、40 min时的CO2分布云图(见表3)。(1)经过学生呼吸区(高度为0.76 m、1.36 m处)的CO2浓度较高。(2)水平方向上,靠近高侧窗处CO2浓度最低,其次是教室中部,最后是教室右前方。(3)随着时间增长,各高度处教室CO2浓度分布规律基本不变,CO2浓度逐渐增高,到30 min后,CO2浓度增加趋势不明显,分布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