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干旱处理、物种/功能群及其交互作用对草甸草原优势植物生物量和植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s)各组分含量及其比值影响的混合效应模型结果》

《表1 干旱处理、物种/功能群及其交互作用对草甸草原优势植物生物量和植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s)各组分含量及其比值影响的混合效应模型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极端干旱对草甸草原优势植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模型中干旱处理、物种和功能群作为固定因子,区组作为随机因子,表中p<0.05的数值加粗表示。

干旱处理和物种对生物量无显著的交互作用,即各物种生物量对干旱处理的响应一致(表1)。物种对干旱的响应机制具有特异性。极端干旱显著降低了各物种的地上生物量,其中冷蒿响应最显著,披针叶野决明、寸草和达乌里芯芭次之,羊草和狼针草响应最弱(表1;图2)。干旱处理和物种对NSCs含量、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可溶性糖/淀粉均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表1)。如图3所示,不同植物叶片NSCs含量及其组分对干旱处理的响应不同。干旱显著增加了寸草和狼针草的可溶性糖/淀粉以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和NSCs的含量,但对淀粉含量无显著影响。干旱显著降低披针叶野决明和达乌里芯芭的可溶性糖/淀粉,显著降低披针叶野决明的可溶性糖含量和NSCs含量,但对淀粉含量无显著影响;干旱处理下达乌里芯芭的可溶性糖含量和NSCs含量未发生变化,淀粉含量却显著增加;干旱未引起冷蒿和羊草可溶性糖/淀粉和羊草的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的变化,却显著提高了冷蒿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和NSCs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