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土壤环境下培养前后供试稻壳炭表面C 1s和O 1s的结合态及相对原子百分比》

《表4 土壤环境下培养前后供试稻壳炭表面C 1s和O 1s的结合态及相对原子百分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老化生物炭表面性质的变化及其对土壤吸附Cu(Ⅱ)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通常认为284.8eV处为C 1s的峰,533.1eV的是O 1s的峰[18],从图2可知,稻壳生物炭表面含氧量非常丰富。图3和4分别是稻壳炭表面C 1s和O 1s分谱图,经分峰处理发现C 1s和O 1s峰均可分为4部分[19-21],各化学键/官能团所在峰位及相对原子百分比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老化后531.2eV处所代表的O=C基团的百分数增加,289.0eV处所代表的O-C=O基团亦增加,说明老化后两种生物炭表面羧基基团所占比例增加,老化过程中生物炭表面O原子的增加主要源于羧基基团的生成。此外,532.6eV处与O原子结合的C-O-C、C-OH百分比减少,结合漫反射红外光谱中羧基基团相对强度增加、羟基基团增加而脂肪醚C-O-C的减少,可知,在土壤环境下生物炭经240d老化后其表面的醚键官能团被破坏,但由于羧基基团物质的生成及生物炭羟基化,使得生物炭极性增强、含氧官能团增加。CHENG等[22]探究了生物与非生物作用在生物炭老化中的作用大小,发现短期培养下(4个月)非生物作用更大,本研究中虽将生物炭盛装于无纺布袋中,但并未隔绝土壤中各组分与生物炭的相互作用,两种生物炭样品虽在不同条件下制备,性质存在差异,但在土壤环境下老化240d后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可能与土壤固有物质对生物碳的综合作用有关。生物炭进入土壤环境后被老化,含氧官能团增加、极性增强将对土壤中重金属等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