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致病力分化试验结果(72 h)》

《表2 致病力分化试验结果(72 h)》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核盘菌菌丝内POD和SOD活性与其对大豆致病力关系初探》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平均值差异在0.05极显著;英文字母表示不同分组。

接种72 h用十字法测量叶片病斑直径,供试菌株侵染得到病斑直径数据见表2,按照病斑直径从小到大顺序排列供试菌株。菌株BQI033接种72 h后,PDA菌块气生菌丝生长缓慢,与叶片贴合处未见菌丝侵染,接种处大豆叶片完好,无病斑形成,仅记录接种菌块直径;BQI031接种菌块气生菌丝生长延伸至大豆叶片表面,菌块最外圈接触的叶片部位颜色发生变化,病部叶片颜色变深、水浸状,记录病斑直径0.6 cm;QD003接种处褪绿,可见不规则病斑,病部叶片呈橄榄绿色,病斑直径为1.0 cm。QA009接种菌块着生白色菌丝团,接种处病斑较大、病部叶片深褐色,黄晕明显,病斑扩大不受叶脉限制;TY058侵染致病面积最大,接种菌块缩小变薄,琼脂颜色变深,病斑黑色圆形外缘有黄晕,病斑处组织湿腐伴有白色菌丝生长(如图1)。菌株BQI033、BQI031和QA001接种叶片未见明显病斑,仅观察到接种菌块菌丝生长;菌株QD003、MS010、BQ025和QA009侵染形成病斑直径≥1.0 cm,发病部位叶片颜色变深,接种处出现菌核病发病初期特征性水浸状病症;菌株QA009、HG011、BA007和TY058形成病斑直径≥1.5 cm,病部近圆形,病斑黑褐色,外圈颜色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