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植株中Hg浓度相关性》

《表2 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植株中Hg浓度相关性》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生物炭和堆肥产品施用对水稻体系中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

从图4中发现,水稻植株中富积的Hg的浓度按照根>茎>叶>籽粒降低,沿着地下组织到地上组织逐一递减的顺序,表明水稻Hg的运输是从根部到茎叶再到籽粒。水稻根系对Hg具有极强的束缚力和耐受力,根系细胞对重金属元素Hg的通透性较低,当Hg从根部向中柱迁移时就会受到内皮层凯氏带的阻拦,导致植物吸收的Hg主要累积在根部[29,30]。王小玲等[31]在探究水稻对重金属的累积差异性时发现水稻根部重金属的浓度是茎叶浓度的1.23~43.76倍;李雨芩等[29]观察到汞浓度在完熟期的水稻植株内的分布状况为根>籽粒>茎>叶>穗壳,这可能是因为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水稻品种不同所导致的;周俊等[30]发现Hg在水稻不同部位的浓度分布为根>叶>茎>穗>籽粒,这是因为当地的大气汞浓度较高,水稻叶片是吸收汞的主要来源。表2分析水稻植株中Hg浓度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发现水稻植株中Hg的浓度和土壤中生物有效性Hg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碳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水稻中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土壤,当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越多,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就越低。茎叶部位的Hg浓度与土壤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同时也发现生物炭和堆肥产品的联合施用对降低水稻Hg浓度的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