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土壤粒径随退耕年限的变化》

《表4 土壤粒径随退耕年限的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青土湖退耕地植被群落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不同年限退/弃耕地0~40 cm土壤机械组成如表4所示,细砂粒含量都在50%以上,最大达到83.4%,黏粒含量均低于10%。随着退耕年限的变化,各粒径所占比例有所不同,在0~20 cm土层,退耕1~2 a细砂粒增加至峰值83.4%,黏粒、粉粒和粗砂粒均下降至极小值;退耕2~4 a四种砂粒占比变化幅度不明显;退耕4~8 a细砂粒占比显著下降至57.7%,粉粒和黏粒显著上升至29.1%和7.6%。粗砂粒呈下降趋势但变化并不显著;退耕8~40 a四种砂粒趋于稳定,其变化幅度均不显著。在20~40 cm土层,在退耕1 a细砂粒处于峰值80.2%,粉粒、黏粒均处于极小值7.3%、1.5%;在退耕1~13 a,细砂粒随退耕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13 a下降至极小值48.1%,然后逐渐稳定。粗砂粒则呈先下降后增加再下降后增加趋势,退耕13 a达到极大值11.3%,20 a出现极小值1.5%。粉粒和黏粒在此期间呈逐渐增加趋势并在13 a达到峰值32.7%和7.9%,然后呈下降趋势,20 a以后趋于稳定。总体看来,各样方占比最大的是细砂粒,其次是粉粒,占比最小的是粗砂粒和黏粒,随退耕年限的变化,各粒径占比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