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底栖动物种类及数量分布》

《表3 底栖动物种类及数量分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原位微生物技术在亮马河水质提升中的应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EA/m2

由表3可知:上游水体内底栖动物的个体密度约为126个/m2,优势种不明显,仙女虫的数量相对较多,约占该点位底栖动物总密度的49.2%;调查期间下游水体内底栖动物个体密度约为23394个/m2,优势种主要为水螅、尖头杆吻虫和仙女虫,三者约占该点位底栖动物总密度的93.5%。据有关文献记载,上述3种底栖动物属于中-高需氧类型,其中水螅通常被认为是典型的寡污或微污水体的指示物种,该种对水体的溶解氧有较高需求。目前下游点位水体内水螅的数量高达13863只/m2,占到该点位底栖动物总密度的59.7%。从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及生态习性角度分析,上游点位检出的9种底栖动物中除了闪蚬和孟加拉毛腹虫外,其他7种与下游底栖动物相同,而在相同的7种底栖动物中有4种为空壳;上、下游水体内约有40%的种类属于低需氧类型,但在下游水体内也检出几种中-高需氧种类,其中有些已成为水体内的优势种。从底栖动物种群密度角度看,下游调查点位底栖动物的种群密度远比上游的高出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