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1998—2018年漓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特征》

《表2 1998—2018年漓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1998—2018年漓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漓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总体特征(表2)来看,1998—2018年林地一直是漓江流域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且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分别为69.53%、74.34%、71.43%,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东部与北部地区,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由1998年的4 072.52km2增加到2008年的4 354.04 km2,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退耕还林、林果种植、石漠化治理等措施的实施显现成效,但在2018年减少到4 184.22 km2,研究期内净增加111.70 km2。主要由于旅游景区的过度开发、城市化进程过快等原因导致。水域面积在研究期内呈持续下降趋势,由1998年的63.39 km2持续减少到2018年的53.62 km2,实际净减少9.77 km2,通过对比三期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可以看出,造成水域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城市扩张、围湖造陆导致部分水域被其他地类代替。耕地作为流域内第二大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漓江流域的河谷、居民点周边等地势平缓地带,与林地变化趋势恰好相反,面积持续减少。由1998年的1 650.10 km2减少到2008年的1 346.20 km2,再到2018年的1 234.77 km2,净减少415.33 km2。主要是由于种植结构调整以及建设用地的侵占,其中,2008—2018年在保护耕地措施逐见成效后耕地减少速度开始变缓。建设用地在3个时期占比分别为1.16%、1.54%、4.75%,主要为流域内桂林市区以及兴安、灵川、阳朔等县城驻地,面积由1998年的67.62 km2增加到2018年的277.96 km2,净增加210.34 km2,在2008—2018年飞速增加,约为1998年的4倍,增加趋势与中国城市化进程基本一致。主要是由流域内城镇扩张以及旅游景区开发等因素驱动。在研究期内未利用地比例大幅上升,前十年增速较缓,由1998年的3.47 km2增加到2008年的5.17 km2,而后急速上升到2018年的106.53 km2,总净增103.06 km2,较1998年增加近30倍,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建设、采石场开采以及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导致部分耕作条件差的农田、果林被撂荒变为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