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长三角8个港口2013—2017年物流效率评价结果》

《表1 长三角8个港口2013—2017年物流效率评价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长三角地区港口群物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crste-综合效率;vrste-纯技术效率;scale-规模效率;irs、-、drs分别代表规模报酬递增、不变、递减

如表1所示,上海港2013—2017年的纯技术效率为1,说明技术是有效的;2013年的综合效率为0.593,纯技术效率为1,说明规模是无效的。上海港缩减码头泊位数和码头长度两个投入指标后,其产出量更大,这说明规模无效,适当精简能获得更高的物流效率。宁波舟山港2013—2015年效率偏低,是因为技术无效。在只考虑码头泊位数和码头长度两个投入指标时,连云港港口和苏州港口表现出最优规模,既无投入冗余也无产出不足。连云港港口货物中转实现了多式联运、内河和外海结合的物流优势,扩大了业务辐射范围,增强了港口自身的实力。苏州组合港是具有江、海、河联运方式的多功能综合型港口,充分发挥了组合港的优势,取得了显著的集聚效应,因此苏州港整体优势明显,物流效率突出。南通港、南京港和镇江港三个内河港2013—2017年的综合效率的均值分别为0.729、0.351、0.338,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未达到DEA有效,这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相关。其中,南京港的两个投入指标规模虽然较大,但由于没有充分发挥其所在城市的资源优势,导致本文所参考的两个产出指标明显不足,综合水平下的物流效率较低。温州港是其中物流效率最低的港口。该港口腹地小,泊位小,吞吐量增长缓慢,制约着其物流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