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典型有机农药基本特征》

《表2 典型有机农药基本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建设用地土壤调查分析历史农用地农药潜在污染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OCPs自1939年瑞士公司发现DDT杀虫作用兴起[4];1946年、1950年我国开始生产合成有机农药DDT和HCH;1951年分别在广州灭蚊、河北灭蝗后逐渐大范围使用,1983年两者禁止使用,后逐渐停止使用,使用持续时间约35年,HCH、DDT使用总量占比同期农药的60%以上,累计使用量位居世界第一、第五,累计产量分别约490万吨、40万吨,占世界生产量的33%和20%[9]。OCPs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代表,在《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中,2004年首批12种POPs有9种OCPs,2009年、2011年和2013年新增加11种POPs物质,共计23种POPs中有15种OCPs,且9种有机氯农药已在GB 36600中明确筛选值,分别为α-六六六,β-六六六、DDT(p,p'-DDT、o,p'-DDT、p,p'-DDD与p,p'-DDE)、六氯苯(HCB)、γ-六六六(林丹)、氯丹(α-氯丹、β-氯丹)、灭蚁灵、七氯、硫丹(α-硫丹、β-硫丹)[9],对应基本特征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