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2000~2015年我国和部分国家劳动者报酬占比 (单位:%)》

《表1:2000~2015年我国和部分国家劳动者报酬占比 (单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GDP流向”辨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中国的数据根据万德的数据计算得到(劳动者报酬/收入法GDP),其他国家的数据通过《国际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到(劳动者报酬/收入法GDP),个别缺失数据通过插值法估算得到。

事实上,从非精准意义上讲,资金流量表基本反映了GDP的“流向”,而GDP中劳动报酬占比能够部分反映初次分配中经济发展惠及人民的水平和程度。2000年之后,在工业化进程持续深化和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一度处于下降的通道。但是从2012年开始,随着我国持续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为重点,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劳动报酬在GDP中的比重逐年显著增长。2015年,按照实物交易资金运用数据,我国劳动报酬在GDP中的比重达到47.9%,较之2012年增长了2.3个百分点(表1),显著高于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比如墨西哥同期的平均值仅有27.8%),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比如韩国同期平均值为45.2%,而意大利的平均值为41.3%)。而同期的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劳动报酬占比平均值也仅为50%左右,这说明我国的劳动者报酬比重经过这些年的收入分配改革正在逐步提高,GDP的“要素流向”正在向劳动者倾斜,收入分配格局正在向“还富于民”的方向发展,劳动者逐步更多享受到GDP增长带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