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降雨侵蚀力条件下的土壤流失量/t·hm-2》

《表3 不同降雨侵蚀力条件下的土壤流失量/t·hm-2》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陇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次降雨产流产沙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降雨侵蚀力是降雨引起土壤潜在侵蚀的能力,能够反映降雨特性对土壤侵蚀的能力,是建立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的最基本因子之一[27]。在整个监测时段内发生有效降雨11次,按照降雨侵蚀力可将11次降雨分为4类,0~50、50~100、100~200、>200 MJ·mm·hm-2·h-1。由表3可知,4类侵蚀性降雨分别产流产沙7次、2次、1次和1次,随着降雨侵蚀力的增大产流产沙频次减少。连续3 a测定结果表明,>200 MJ·mm·hm-2·h-1的侵蚀性降雨次数仅1次,但是产沙量最多,占累积产沙总量的70%以上,0~50 MJ·mm·hm-2·h-1之间的降雨侵蚀力小,但发生的频次较高,累积产沙量占总产沙量的20%~24%,因此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的产沙量主要由发生频次少的高侵蚀性降雨所形成,侵蚀力小的降雨次产沙量虽小但发生的频率高,其累积产沙量对总产沙量具有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