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05—2012年全国农地流转形式变化情况》

《表1 2005—2012年全国农地流转形式变化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农业供给侧改革下的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数据来源于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研究课题组Note:The data came from the Rural Cooperative Economic Research Group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动,市场的变化直接影响土地种植结构,理性农民往往依据自己的经验判断调整自己的种植结构,信息不对称性使农户不能正确估计来年的某种农产品的需求量,那么进行农业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依据市场变化的规律以及消费者需求来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的规模,实现土地规模扩大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最终目标。生产的目的是未来满足消费需求,农产品法人供给结构是否能满足日益变化的需求以及消费的多元化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市场需求就是进行农业生产的指向标,只有把握市场的规律遵循市场原则才能获得最大化收益。对于种植业来说更需要结合近几年的市场产量来指导未来种植数量,农地需要在市场需求导向下进行流转出租,合理的土地流转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从而提高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为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产业化经营奠定基础。农村土地流转率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明显提高,土地流转目的以发展高效农业为主,从表1可以看出,2005—2012年全国土地流转形式仍以出租和转包为主,种养业大户是目前土地流转的最主要流入方,吸纳了流转土地总量的近50%[5]。一些有知识有胆量的转出农户进城务工从事非农产业获得的收益会高于仅仅依靠农业生产获得的收益,对于转入户来说扩大自身的生产经营规模,节约了交易成本,获得比原来更大的收益,土地流转与农民增收目标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