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试验区土壤理化性质》

《表3 试验区土壤理化性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荒漠区人工梭梭林接种肉苁蓉生态恢复效益评估——以吐鲁番市高昌区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对各试验区样地0~60 cm土层土壤进行理化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3年生接种肉苁蓉的梭梭林由于每月1次的人工灌溉,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5年生梭梭林和原生荒漠,土壤60 cm土层靠近肉苁蓉寄生处,土壤含水量最高;其次是5年生梭梭林,地表10 cm处含水量最低,25 cm与60 cm土层的土壤变化不大;而原生荒漠由于地表无覆盖,土壤含水量极低。3年生接种肉苁蓉的梭梭林与5年生梭梭林同等深度土壤有机碳和有机质对比显示,除60 cm土层接近肉苁蓉的土壤有机碳和有机质含量高于5年生梭梭林,其余均低于5年生梭梭林,可得出有机质和有机碳含量随梭梭林的生长年龄增长而呈现上升趋势。3 年生接种肉苁蓉梭梭林与5年生梭梭林的全氮、全磷、全钾等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变化而变化,且靠近梭梭根部的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较高,而原生荒漠不同土层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不明显。由此可得,人工干预对生态修复试验区域内的土壤变化起到积极作用,梭梭林人工接种肉苁蓉种植模式对生态修复起到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