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大田试验处理设计:西藏地区不同旱作方式对马铃薯水分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

《表1 大田试验处理设计:西藏地区不同旱作方式对马铃薯水分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西藏地区不同旱作方式对马铃薯水分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试验共设4种栽培模式,随机区组排列,分别为:常规条播(T1)、垄膜单行沟种(T2)、垄膜双行沟种(T3)、起垄沟播(T4)(详见表1) 。小区面积为25.3m2,区组间距0.5m,3次重复,随机排列。播种时选择无冻害、无病虫、35g以上的马铃薯块茎做种薯,对较大的薯块进行切块,切块大小为30~45g。2017年4月28日整地施肥,按照基施二铵50kg/hm2,氯化钾25kg/hm2,一次性施用(纯N∶P2O5∶K2O=9∶23∶15),后期不再追肥。2017年4月30日垄上覆盖白色地膜,2017年5月2日以56000株/hm2的密度播种,深度为6cm,播种时芽眼朝向地面。2017年9月28日收获测产,收获时,各小区分别收获计产,并分大、中、小薯分写进行统计。期间生育期田间管理与大田相同(全生育期所需水分全部来源于大气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