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时期黑龙江省农业水足迹及其组成》

《表1 不同时期黑龙江省农业水足迹及其组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黑龙江省农业水足迹时空分布及用水效率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图3可知,2000~2017年黑龙江省农业水足迹未因粮食产量提高而增加,相反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黑龙江省农业水足迹下降原因主要是行政部门倡导节水政策、不断提高节水技术;建立有效水资源利用机制,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调整种植结构等措施不断提高水资源用水效率。研究时段内黑龙江省农业水足迹平均值为6.12 m3·kg-1,高于全国农业水足迹平均水平(3.26 m3·kg-1)[25],与黑龙江省地理位置以及特殊气候条件,种植方式为一年一季,生育期较长有关;其中农业蓝水、绿水足迹分别为2.03、4.09 m3·kg-1,农业蓝水足迹所占比为33.3%。研究时段内农业蓝水足迹比例在20%~40%稳步下降,其中2007年农业蓝水足迹比例稍有上升(43%),原因为2007年根据国家粮食政策,黑龙江省水稻播种面积较2006年增加19.8%,导致农业灌溉用水量激增,农业蓝水足迹比例增大。为探究粮食增产过程中不同时期农业水足迹变化特征,本文对各研究时期内农业水足迹求均值,分析其时间变化规律(见表1)。农业蓝水足迹反映农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灌溉水资源,农业蓝水足迹越低,灌溉水资源利用率越高。研究时段内黑龙江省农业蓝水足迹及其比例呈下降趋势,但在粮食增产期后出现小幅上升,主要是由于该时期虽然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但有效灌溉面积较上一时期约增长10%,水稻产量较上一时期增长5%左右,导致农业蓝水足迹小幅增加。农业绿水足迹反映农业生产过程中降水资源利用情况。黑龙江省农业绿水足迹在粮食增产中期偏高,与前两个时期相比增幅约为16%,原因为农业绿水足迹主要来源于作物生育期有效降水量,而2009、2010年属偏丰水年[26],生育期内有效降水高达355.74、324.62 mm,降水充沛,农业绿水足迹大幅增长。同时,该时期粮食作物生产伴随洪涝、低温等多重自然灾害,虽然粮食播种面积较上一时期激增[27],粮食总产量也大幅增长,但粮食作物单产小幅降低,导致此时期农业绿水足迹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