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基于烟气蔓延范围判据下合理比例关系》

《表2 基于烟气蔓延范围判据下合理比例关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重点排烟坡度隧道纵向机械补风量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8为1%、3%和6%坡度隧道在不同排烟量下烟气蔓延长度变化曲线。可以看出,随着纵向补风量逐渐增大,烟气总蔓延长度整体呈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排烟量为140 m3/s时,对于坡度为1%、3%和6%的隧道,纵向补风量所占排烟量比例分别达到70%、100%和120%,烟气总蔓延长度最小;排烟量为160 m3/s时,对于坡度为1%、3%和6%的隧道,纵向补风量所占排烟量比例分别达到70%、90%和120%,烟气总蔓延长度最小;排烟量为180 m3/s时,对于坡度为1%、3%和6%的隧道,纵向补风量所占排烟量比例分别达到50%、70%和100%,烟气总蔓延长度最小;排烟量为200 m3/s时,对于坡度为1%、3%和6%的隧道,纵向补风量所占排烟量比例分别达到50%、70%和90%,烟气总蔓延长度最小。以上规律表明,合理的纵向补风量可以抑制烟囱效应,减小烟气蔓延范围。反之,如果补风量过大,则导致大量烟气被吹向火源上游,使得烟气蔓延范围增大,同时对上游方向内的人员疏散造成影响。通过对比各工况下烟气总蔓延长度的变化情况,得出基于“最小烟气蔓延范围”判据下补风量与排烟量间合理比例关系,如表2所示。通过表2数据不难发现,在同一排烟量条件下,坡度越大,烟气总蔓延长度越小;在同一坡度条件下,随着排烟量增大,烟气蔓延长度逐渐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