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彝族”研究成果发表较多的前41家机构》

《表5“彝族”研究成果发表较多的前41家机构》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历史·文化·贫困与发展:中国彝学2019年度研究报告——基于网络数据平台检索相关文献的统计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2019年,从事彝族研究发表了4篇以上文章的机构有41家,比2018年发表3篇以上文章的机构只有30家的情况,大为增长。主要研究机构仍然是高等院校,其中:楚雄师范学院最多,为36篇,比2018年最多的西南民族大学的39篇少了3篇,比居第二位云南师范大学的33篇多3篇;云南民族大学27篇,云南艺术学院24篇,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23篇,西昌学院20篇,四川师范大学17篇,贵州民族大学15篇,贵州大学、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13篇,红河学院、昆明理工大学12篇,四川大学、西南科技大学11篇,大理大学10篇,西南大学9篇,玉溪师范学院7篇,六盘水师范学院、成都理工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各6篇,西华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四川音乐学院、四川旅游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昆明医科大学各5篇、中国人民大学、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乐山师范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各4篇(表5)。与上年情况一致的是,这些研究机构的特点就是本土性突出,即彝族聚居地的云南、四川和贵州的高校从事彝族研究机构最多;其次是民族类高校多,包括不在西南地区的中央民族大学;再次是师范类高校多,包括外地的两家师范大学;再次是高校独立学院也有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如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这是一个新动向。自然科学研究的机构主要还是医药卫生系统的本地机构,如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研究机构集中在高校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硕士学位论文占了15%左右比例,体现出彝学研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视和硕士研究生选题倾向本土化和民族化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