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福建省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及其分解 (1993-2015)》

《表4 福建省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及其分解 (1993-2015)》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环境约束下福建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如表4所示,1993-2015年福建省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了3.38%,农业技术效率年均下降了1.00%,规模变化指数下降了2.51%,而技术进步指数年均增长了7.12%,说明研究期间福建省农业的增长主要是技术进步推动,这一点与已有文献[3-5,7,11]结论相似。但环境全要素生产率高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1.74%,也就是说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大于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这是本文与已有文献不同的结论,但对于这一现象,王兵等[16]认为可能与环境管制促进技术进步的“波特假说”在中国得到初步验证有关。没有考虑农业及农村面源污染条件下在研究期间内农业技术变化指数平均增长了2.66%,明显低于环境约束下农业技术进步7.12%,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规模变化指数分别下降了0.51%和0.39%,即主要是技术变化导致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和传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产生的原因。从表中可以看出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分阶段来看,除了“八五”期间后两年以外,“九五”至“十二五”期间的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都是增长,只是个别年份(如1996-1997年、2004-2005年和2012-2013年)出现下降的态势,从表4看出1996-1997年和2004-2005年由于技术变化指数下降导致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下降,而在此期间9地市的效率变化指数均大于1,也就是说发生了明显的“追赶效应”。此外,规模变化指数除了“九五”期间以外都小于1,表明研究区域在此期间的农业生产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其中2012-2014年期间规模变化指数较低,2014-2015年规模变化指数发生大幅度上升,说明由规模不经济阶段转为规模经济阶段,这与政府的引导和市场的调控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