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大豆蚜累计蚜日、大豆产量构成因子与实收产量之间的偏相关分析》

《表3 大豆蚜累计蚜日、大豆产量构成因子与实收产量之间的偏相关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大豆蚜阶段特异性经济阈值的制定》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示在P<0.05水平显著相关;**表示在P<0.01水平极显著相关。*indicate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t P<0.05 level;**indicate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t P<0.01 level.

对大豆蚜侵染密度(表1)、大豆产量构成因子与大豆实收产量(表2)之间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株荚数与大豆实收产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1y,234=0.924;P<0.01),株粒数和百粒重与大豆实收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r2y,134=0.549,r3y,124=0.649;P<0.05)(表3)。在株荚数因素的影响下,大豆蚜累计蚜日与大豆实收产量呈显著负相关(r4y,123=-0.501;P<0.05);而在去掉株荚数因素的情况下,累计蚜日与大豆实收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4y,23=-0.954;P<0.01)。因此,为准确估计大豆蚜侵染密度对大豆实收产量的影响,应该排除株荚数变量x1的干扰,即利用线性回归关系对实收产量进行校正(表2)。以空白对照区校正产量为基数,计算各生育期处理组的平均产量损失率,结果显示,大豆蚜种群密度相同的情况下,初始侵染发生在4叶期—初花期阶段造成的大豆产量损失率均为最高,最高可达60.96%;其次在出苗期—4叶期,初侵染发生在初花期之后造成的产量损失率明显减弱,初荚期—鼓粒期的最大产量损失率仅为24.53%(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