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深度对标准船和试验船主要种类渔获率的影响》

《表3 深度对标准船和试验船主要种类渔获率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两种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船捕捞效率标准化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3分析了两种调查方式的渔获率随水深梯度变化。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结果表明:在0.05水平下,仅有个别种类达到显著差异;但在0.1水平时,试验船中龙头鱼、短鳄齿鱼、绿鳍鱼和细条天竺鲷存在显著差异;标准船中小黄鱼、龙头鱼、短鳄齿鱼、绿鳍鱼、鳀、细条天竺鲷、大管鞭虾存在显著差异。在上述种类中,标准船种类不仅包括了试验船种类,同时还揭示了小黄鱼、鳀和大管鞭虾3个种类渔获率具有随水深梯度变化的趋势。稳健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方式和水深梯度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即试验船和标准船在不同水深层具有协同效应,这说明分析调查方式或水深主效应作用是合理的。尽管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和稳健方差分析提供了渔获率随水深变化的统计学结果,但由于非参数统计方法存在着统计功效降低的缺陷,两种调查方式和水深的交互作用未能充分解释。本文根据渔获率和水深梯度变化关系开展进一步分析。从图3可知,标准船和试验船对渔获种类或类群的渔获率随深度增加而呈现不同的变化状态,既有趋同也有分化。总渔获率、鱼类、银鲳、黄鮟鱇、短鳄齿鱼、细条天竺鲷、绿鳍鱼、大管鞭虾在2种调查方式的渔获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2种调查方式对这些种类均能够反映其空间变化。在45~60 m水层,2种调查方式对甲壳类的渔获率基本相近,随着水深增加,标准船捕捞效率逐渐下降,试验船则略有增加,在80~100 m水层,标准船捕捞效率最高,试验船反而最低,两者渔获率随深度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对于一些小型种类,如鳀、六丝钝尾虾虎鱼、虻鲉,渔获率也表现出随深度而出现异质性的变化。小黄鱼和龙头鱼是标准船的优势渔获物,标准船在中等水层的捕捞效率最高,而试验船在3个水层均处于较低水平;尽管龙头鱼渔获率的水深梯度变化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1),但渔获率和变异系数远低于标准船,渔业资源空间变化的解读性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