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国内老年教育供给中问题来源的主要研究概述》

《表1 国内老年教育供给中问题来源的主要研究概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疫情中的转机:基层老年教育均等化路径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应用,王子昕、李朝恒以吉林省老年大学为例,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访谈调查,结果显示老年大学学员数字阅读的比例较高,但是依旧存在老年大学数字化设备资源不足、数字阅读服务水平不强,老年人数字阅读能力较弱的问题[9]。王英、谭琳通过资源供给、教育参与、教育成果三个层面分析中国老年教育的可及性问题,得出的结论是由于教育供给端的制度、资源保障缺乏所导致的老年教育可及性不高[1 0]。此外,在研究中发现老年人对科技知识类的新需求已经显现[1 1]。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等较早推行第三年龄大学(老年大学)的国家,推行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方式的“自助型”老年教育,成员间以兴趣为主要目的形成学习小组,利用各自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让每一位参与第三年龄大学的学员享有负担得起的学习机会[1 2]。在上海最早进行的依托高校开设老年教育学院的方式,即便一定程度上利用了高校资源,但是由于与高校的绩效没有挂钩,该种“校中之校”的老年教育供给模式与传统的街道老年大学并不存在本质区别,且因其公益性的目的,学费收入无法维持其可持续的发展[1 3]。王英、谭琳认为,相较于正规的老年大学,“非正规”的社区老年教育、大众传媒中的老年教育和老年人自发组织的老年教育将弥补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现象,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