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S3、S6、S11、S14号合金第二相EDS分析结果》

《表5 S3、S6、S11、S14号合金第二相EDS分析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5083铝合金成分优化及耐腐蚀性能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at.%

对S3、S6、S11、S14号合金试样进行显微观察分析,其实测成分、SEM照片及EDS分析如图3及表5所示,从图3(a)中观察到腐蚀通道不仅在合金表面扩展和延伸,还进一步深入合金内部,造成部分合金表面呈块状脱落,腐蚀通道中有白色颗粒状及块状第二相存在。点A为含Mg的白色块状相。Mg在5083合金中的存在形式一般以固溶状态或形成β(Mg5Al8或Mg2Al3)相,β相电位(-1.24V)低于固溶体电位(-0.89~-0.84V),在电解质溶液中,β相作为阳极先于α(Al)固溶体溶解,形成微电池效应从而造成点蚀,并且阳极溶解比基体形成氧化膜更快,因此合金含β相越多氧化膜层越薄,更易产生点蚀。低Mg合金的β相较少,氧化膜相对更厚,因而耐蚀性更高,有研究表明,当Mg含量在4%~4.5%,电化学腐蚀速率下降,稳定的β(Mg5Al8)相沉淀于空位贫乏区,降低了铝合金的晶间腐蚀或应力腐蚀的敏感性[18-20]。在S3号试样点B处(如图3(a)所示)发现了颗粒状Al-Fe二元相,Fe作为一种杂质元素,能与Al形成Al3Fe相,在Al基体中弥散分布,与Al基体存在0.4V的电势差,因而容易产生点蚀,若点蚀沿着晶界发展将变成剥落腐蚀,这对合金耐腐蚀性能有不利影响[20]。S6号合金中观察到合金表面的网状腐蚀通道消失,出现深浅不一的独立腐蚀坑,颗粒状Al-Fe二元相的数量有所减少(图3(b)C点),并出现长条状相(图3(b)D点),经能谱分析,判断该相为Al-Mn-Fe-Si四元相。S11号合金中,腐蚀坑呈阶梯状深入合金内部,合金中未发现Al-Fe二元相,但出现了不规则块状且粗大的Al-Mn-Fe-Si四元相,如图3(c)所示。S14号合金表面较为平滑,只出现细小孔洞,大量Al-Mn-Fe-Si四元相呈块状或不规则条状分布,且尺寸较小,如图3(d)所示。试验发现,当Mn含量在0.5%左右时,能够减少Al-Fe二元相的产生,并生成Al-Mn-Fe-Si四元相,但继续提高Mn的含量,合金中Al-Mn-Fe-Si相会变得粗大,当Mn含量提升至0.85%左右,此时合金中未发现Al-Fe相,Al-Mn-Fe-Si相也变得细小。Mn的加入,一方面减少了因杂质Fe元素生成的Al3Fe对合金耐腐蚀性造成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减少了Mg2Si的生成。有研究认为,在合金凝固结晶过程中,Mn与Fe有相互替代的作用,随着Mn含量增多,合金的AlMnFeSi结晶相增多,但Mn的质量分数增加至0.7%,会导致粗大的夹杂相Al-Mn-Fe-Si数量急剧增加[21-22],这与本实验观察到的结果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