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地区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比较》

《表3 不同地区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鄂西南七姊妹山两种泥炭藓湿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的对比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七姊妹山泥炭藓湿地0~5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为28.75~377.72g·kg-1,远低于寒温带的小兴安岭沼泽湿地和若尔盖沼泽湿地,略低于同属于亚热带的草海湖泊湿地(表3)[2,20-21]。研究表明,在大区域尺度上,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受气候、植被覆盖状况、成土母质和水文条件等影响较大,而在小尺度范围内,在气候和母质基本一致的条件下,主要受植被覆盖状况和土壤水文条件的影响[13]。七姊妹山位于亚热带湿润区气候,年均温度高于寒温带地区,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低于寒温带湿润区。较高的温度会增强微生物活性并加快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不利于有机碳的积累[14-15]。因此,研究区有机碳含量低于寒温带的沼泽湿地,很可能与温度有关。另外,也有可能与泥炭积累深度有关,取样过程中发现七姊妹山泥炭藓湿地泥炭层深度为50cm左右,而小兴安岭与若尔盖等地区泥炭层厚度可达1m以上[16-17]。泥炭积累深度直接影响有机碳含量的高低。同为亚热带湿润区域,本研究的有机碳含量略低于草海湖泊湿地,其原因可能是草海湖泊湿地常年处于1~2m的积水环境中,而研究区地下水位仅接近地表。较深的地下水位有利于形成较好的厌氧环境,微生物活性减弱并降低有机碳分解速率,有机碳能够大量积累[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