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研究区湿地与不同地区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比较》

《表6 研究区湿地与不同地区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干旱区不同沼泽湿地类型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草本沼泽、季节性咸水沼泽、内陆盐沼3种类型湿地0~10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1.19~49.03、1.62~101.42 g/kg和2.61~23.77 g/kg,其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7.22、24.06、11.15 g/kg,均高于同处于内陆干旱区的艾比湖湿地[20]和乌梁素海湿地[15],与黑河中游湿地相近[17],高于亚热带湿润区的杭州湾滨海湿地[21]和崇明东滩湿地[22],低于亚热带湿润地区的洞庭湖[23]、鄱阳湖[24]和闽江河口湿地[25]、洪湖沼泽湿地[26],远低于处于温带湿润区的吉林东部[27]、小兴安岭[28]、三江平原沼泽湿地[29]和高原气候区的若尔盖泥潭湿地[30]、草海湖泊湿地[31]和纳帕海湿地[32](表6)。在大尺度的环境下,亚热带湿润区的湖泊、河口湿地因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并增加对土壤碳源的输入,而黑河中游艾比湖湿地以及本研究区因干旱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壤碳的输入量远低于亚热带地区。在更加寒冷的若尔盖高原、三江平原和小兴安岭地区,低温的条件下有利于有机碳的积累,有机碳分解速率会减慢,增加了有机盐的积累,所以有机碳累积量比干旱区湿地多。气候、植被的覆盖度、水文条件和成土状况都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在小范围上主要受植被覆盖度和水文条件的影响[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