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闽西南地区相关岩石中含铁性统计一览表[44]Table 2 Iron content of different rocks from southwestern Fujian Province》

《表2 闽西南地区相关岩石中含铁性统计一览表[44]Table 2 Iron content of different rocks from southwestern Fujian Province》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闽西南马坑式铁矿成矿结构面特征及找矿意义》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硅钙面是岩石物理差异性界面,同时也是地球化学差异性界面,属于一种地球化学动力学界面,硅钙面不仅反映了外界物理条件(如岩性、能干性、渗透率等)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化学条件的变化,如氧化还原电位、酸碱环境等,这些构成了地质体之间的转化界面[15]。目前一些学者对水—岩反应界面的成矿机理进行了研究[43~46],认为界面两侧岩石酸碱度的变化、氧化还原条件的改变控制了热液矿床的定位。由于这两套地层岩石化学性质的差异性,在超临界流体作用下容易形成成矿地球化学障,从而引起流体物理化学条件的急剧变化,构成了地球化学动力学界面,从而导致大量成矿物质的沉淀。马坑铁矿石榴石矽卡岩具有垂向分带性,靠近底版硅质层则为钙铁榴石系列,而靠近矿体顶板钙质层主要为钙铝榴石系列。相关研究结果表明[4],钙铁榴石通常形成于温度为450~660℃、PH值为4.0~11.0、氧化—弱氧化环境,而钙铝榴石则常形成于550~700℃、中—酸性、弱氧化—弱还原的条件。这表明成矿热液在水岩反应过程中靠近底板位置具有相对偏酸和还原特征,靠近顶板则具有相对偏碱性和氧化特征,顶底板之间流体的酸碱性及氧逸度的差异构成地球化学障,从而促进了成矿物质的富集沉淀。赵一鸣等[41]对闽西南地区出露较好的经畲组、林地组地层进行了含铁测定,结果如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碎屑岩中的细砂岩和粉砂岩含铁量偏高,明显高于花岗岩类。当这些含铁层被重熔、花岗岩化或高温汽液过程中,部分铁质可以被活化迁移并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