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江南造山带东段早古生代同位素年龄统计表》

《表1 江南造山带东段早古生代同位素年龄统计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歙县—祁门断裂带南北两侧新元古代基底变质—变形差异及成因探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区域构造方面,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基底自晋宁期以来经历了晋宁期、加里东期、印支期及燕山期多期次构造变形(Yu Xinqi et al.,2011;徐先兵等,2015)。在三阳坑和江湾地区均见到韧性变形的休宁组底砾岩,且在该剪切带的北北东延伸方向的屯溪—休宁盆地未见到具相同变形三叠系岩系。同时表1统计所示,由江湾右旋剪切带、逆冲断裂及北北东向的褶皱形成了北北东向的正花状构造,40Ar/39Ar年代学为449~430 Ma(赵崇贺,1997;Chu Y et al.,2014;Xu Xianbing et al.,2015)。江南造山带核部的九岭和障公山发育的韧性逆冲剪切带,40Ar/39Ar年龄为465~450 Ma。此外早古生代末,形成了近东西向向右旋剪切,40Ar/39Ar年龄为429~380Ma(Yu Xinqi et al.,2011;Chu Y et al.,2014;Xu Xianbing et al.,2015)。江南造山带东段东南缘由南向北逆冲的江山—绍兴断裂带,形成时间为433~421 Ma(舒良树等,2008;Li Zhengxiang et al.,2010;汪建国等,2014),表明构造线近东西向—北北东向相关的构造变形是加里东期构造事件的产物。因此,认为区域上南北存在的差异性变质变形形成于加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