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采集地斑茅资源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

《表3 不同采集地斑茅资源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主要表型性状的不同采集地斑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供试斑茅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结果(表3)可以看出,6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存在一定的差异,各性状平均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14.6%~53.4%,其中株高、节间长和叶宽的变异系数相对较高,分别为53.4%、37.7%和32.3%;茎径、锤度和叶长的变异系数相对较低,分别为21.4%、19.1%和14.6%。除陕西的2份材料各性状表现出了最大的变异系数、来自福建的3份材料在株高和叶宽上表现出了较大的变异系数(71.4%、49.9%)、来自广西的3份材料在节间长上表现出了较大的变异系数(61.7%)外,而叶长、茎径和锤度的变异系数在不同地区间的变化相对较小。来自各个采集地的材料,其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范围为10.3%~61.7%(表3),来自陕西的2份材料表现出了最大的平均变异系数(61.7%),其次为中国的广西(43.6%)、福建(41.1%)、四川(30.3%)和海南(30.4%),以及美国(33.1%)。另外,西藏的18份斑茅种质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7.9%,变异相对其他地区较小(统计时,材料Ⅱ91-025归入湖北地区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