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009-2018年甘肃省城镇人口、城市化率以及“四废”排放量指标体系表》

《表2 2009-2018年甘肃省城镇人口、城市化率以及“四废”排放量指标体系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人地关系视角的省域生态城镇化发展研究——以甘肃省2009-2018年数据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2010-2019年《甘肃省统计年鉴》公布数据、同时参照2010-2019年《甘肃省环境状况公报》公布数据整理而得

人地关系中的“人”主要指人口及其经济社会活动,“地”主要指与人类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人地关系就是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6]25。因而可以认为,生态环境系统是生物体相互作用下而产生的资源环境与物质能量间相互流动的集合,在此集合系统中人口递增与流动状态居于重要主导地位。经目前对2009-2018年甘肃省域生态足迹权威预测结果显示:甘肃省人均生态足迹10年间已呈上升趋势,预计2020年将会提增为2.8151公顷/人,即全省人均生态足迹已大于人均生态承载力,目前已产生生态赤字而且增长有加快趋势。由此表明,甘肃省域内生态环境已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而从2009-2018年,虽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提高,但因人口城镇化因素以及掠夺式开发利用、闲置、搁荒、改变用途等行为,全省人均耕地面积基本约为2.1亩,随着城镇化均衡发展、农村人口迁移放缓以及人口增长对土地需求增加,预计人均耕地面积将不断减少。因长期以人口和资源为主形成的矛盾是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最根本的矛盾,尽管河东与河西地区资源环境基础不尽相同,但人地关系演进对资源环境整体保障需求并无二致。为分析全省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文基于10年间全省城镇人口总量评价区域内人类活动,选取工业和生活“四废”排放量作为生态环境表征值(见表2),对所研究区域城镇化进程与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