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全球陆地降水距平变化PLSR建模结果》

《表4 全球陆地降水距平变化PLSR建模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用外部强迫因子对近百年陆地降水变化的统计建模试验》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以全球陆地降水距平变化序列作为因变量,以所有外部强迫作为自变量(包括自然强迫的太阳活动和火山,人为强迫的CO2、其他温室气体(OGHG)、气溶胶、土地利用、雪盖、对流层臭氧、平流层臭氧、平流层水汽和尾迹卷云等共11个因子)进行PLSR建模,结果见表4.图4为PLSR中对自变量主分量分析提取的前10个潜在因子(特征值)的解释方差变化情况.显然,前6个潜在因子之后引入的新因子对模型的解释方差已经没有太多的增加,故取前6个作为建模的因子,共解释方差为46.3%.为了体现各个自变量的相对重要性计算了所有变量标准化后的模型系数(图5),从图中的系数可以看出各个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对比.也就是说对于全球陆地降水距平变化,自然强迫的贡献是正贡献,使得全球陆地降水距平有增加的趋势,但这种贡献较小;考虑到辐射强迫本身的变化趋势,火山CO2和其他温室气体、平流层水汽和对流层臭氧对全球陆地降水变化为负贡献,气溶胶、平流层臭氧和地球表面反照率(包括土地利用和雪盖)、尾迹卷云等均为正贡献共同作用导致了全球陆地降水变化的正趋势.显然从各个自变量的重要性指标来看,取前6个潜在因子的累积重要性,除了太阳辐射略低,其他都接近或大于1,表明除太阳辐射外,几乎所有的这些要素对全球陆地降水变化的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最为重要的因子依次为:火山、尾迹卷云、雪盖和平流层水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