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1980~2015年东北地区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平均气温、降水量变化趋势》

《表2 1980~2015年东北地区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平均气温、降水量变化趋势》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1980~2015年东北沼泽湿地景观格局及气候变化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1980~2015年东北地区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气温、降水变化趋势结果来看,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不同(表2)。因此,为了明确沼泽湿地对应的气候变化背景信息,需单独分析沼泽湿地分布区对应的气候变化特征。已有研究表明,沼泽湿地对局地小气候具有冷湿效应[30],即沼泽分布区较周边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气温一般要低,而湿度一般较大。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气温变化方面,不同生态功能区沼泽湿地较建设用地呈现出较低的升温幅度,证明了以往研究关于与建设用地相比沼泽湿地具有一定的降温作用的结论[31]。在降水变化方面,针对所有土地利用/覆被类型,除小兴安岭地区降水呈现增加以外,其他生态功能区均呈现降水减少趋势。小兴安岭沼泽地区降水增加趋势大于其他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而在其他生态功能区,沼泽地区降水减少趋势一般小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表明沼泽湿地具有一定的增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