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7 各地震工况下不同构件耗能比例》

《表7 各地震工况下不同构件耗能比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昆明某超高层公寓建筑钢结构减震设计》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括号中的数值表示减震模型与非减震模型对应耗能比例的比值。

本文通过对比减震模型与非减震模型的地震响应来确定减震效果。通过修改减震模型来得到非减震模型,即在保证弹性刚度不变的前提下,将减震模型第3避难层及以下的防屈曲支撑变为普通工字形截面的支撑。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选取了2条天然波和1条人工波。实际地震波反应谱与规范反应谱的对比结果如图10所示。典型的支撑滞回曲线如图11所示(7轴立面8层近F轴与G轴之间支撑)。大震弹塑性分析得到减震模型和非减震模型的最大位移角对比如表6所示。以x向天然波2为例(响应最大),楼层位移角对比如图12所示。各地震工况下不同构件耗能比例如表7所示。减震与非减震模型塑性发展程度对比如图13所示(以天然波2的x向地震7轴立面构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