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南湖地区综合评估一览》

《表1 南湖地区综合评估一览》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评估的动态实施型规划体系探讨——以武汉市南湖地区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最后,横纵双向叠加形成反映规划实施状态特征的综合评估一览表。以武汉市南湖地区为例,在系统梳理各类规划编制及现状情况的基础上,利用“众规武汉”公共网络平台发放近500份网络问卷(1),在此基础上形成涵盖发展规模、用地空间和宜居生活等8大类、33子类的南湖地区综合评估一览表(表1)。通过比对现状与规划控制静态值,发现近一半可量化指标实现度不足50%,尤其及各级道路网密度虽均较以往有所提升,但这些指标值仍大幅低于同类型的后湖地区。而由于南湖地区现状的居住功能占比已超出规划控制静态值,规划演化的人口动态值已接近规划控制的人口静态值及现状人口的2倍(2),就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而言,如果继续按规划控制来实施将会导致后续面临更剧烈的供需矛盾。同时,尽管现状文体设施的效用性指标已基本达到规划控制静态值及国家标准,但是公众感知的规划效用发挥尚不理想。结合实地居民调研访谈,项目组深刻认识到该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偏年轻化,社区级文体设施及住区内部停车位需求大而供给少。这一方面反映出规划编制主体与社会公众的信息交易渠道有限,仅仅控制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往往难以全面满足社会效用;另一方面也折射出规划是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人均效用性指标等;再将现状指标与规划演化动态值、相关标准、同类型区域及自身历史状况进行比较来考核绩效,尽管约67%的指标与2000年相比呈正向趋近目标值态势,但仍有59%的指标与同类型区域相比呈偏离趋势,约30%的指标按现行规划控制态势将面临不达标的问题。例如,南湖地区道路用地的结构性指标编制主体受技术局限性的制约,难以刚性预控公众易感知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