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Fe-15Mn-5Si-14Cr-0.2C合金腐蚀后边缘区域和中心区域的EDS分析结果》

《表2 Fe-15Mn-5Si-14Cr-0.2C合金腐蚀后边缘区域和中心区域的EDS分析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Fe-15Mn-5Si-14Cr-0.2C非晶钢微观组织与腐蚀行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mass fraction/%)

图6为Fe-15Mn-5Si-14Cr-0.2C非晶合金在人工海水介质中腐蚀后不同区域的SEM像。由图可见,试样边缘区域无明显腐蚀现象(图6a),试样中心区域仅局部有轻微点蚀出现(图6b)。试样中心区域EDS图显示Cr元素和O元素分布较为密集,而试样边缘区域EDS图显示Cr元素和O元素分布较少。表2为试样不同区域EDS面扫分析结果。由于试样边缘区域非晶相多,而非晶组织无晶界和其它晶体缺陷,耐腐蚀性能优异;中心区域Cr元素含量较多,与腐蚀介质接触后,O原子吸附到Fe-Cr合金表面,更易与Cr作用形成Cr2O3钝化膜,并且由于Cr2O3的电子密度差和杂化轨道数比Fe2O3大2个数量级,Cr原子更易偏离平衡位置与O元素结合形成Cr2O3保护性钝化膜,改变钝化膜结构,与非晶相相互协同,使试样更加耐蚀[26]。Cr元素在合金表面增多,由于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处于亚稳态,且合金组元的类金属元素活性较大,在腐蚀液中快速溶解使Cr元素在合金表面高度富集,导致迅速形成稳定且致密的钝化膜,使试样更快地进入钝化状态[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