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4 中国各区域国内外碳排放流动类别》

《附表4 中国各区域国内外碳排放流动类别》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省域碳排放的国内外转移研究:基于嵌套网络视角》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4展示了基于国内外碳排放转移模式划分的省份分布情况,对应数据列于附表4.其中,沿海地区是主要的对外关联地区,可以进一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的区域:北部地区产生碳排放供其他国内省份的消费(模式1),而南部地区通常将碳排放转移到国内其他省份(模式2).大部分内陆省份的国外碳排放转移相对平衡,但根据国内净流量也可分为两类:从国内省份接收碳排放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中国西部(模式3),而国内净流出省份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东北部和中部(模式4).考虑到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不同区域在碳排放协同治理中承担着不同的作用.以中国的三大经济带为例,浙江、广东和上海属于模式2,江苏和河北属于模式1,北京为模式3,天津为模式4.与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相比,长三角的碳排放流动关联更加密切.对于长三角地区,江苏和浙江分别承担了上海6.5和2.2Mt的碳排放量,而二者之间的碳排放流动为2.6Mt.此外,长三角与国外地区的碳排放流动关系密切,向美国、日韩和欧洲国家流出的碳排放量分别为52.1、45.6和39.3Mt,从日韩、欧洲国家和东南亚流入的碳排放量分别为11.4、9.6和8.3Mt.京津冀区域内部的碳排放流相对较小,在对外转移方面分别向美国、日韩和欧洲国家出口了15.5、9.8和9.3Mt碳排放量,而从欧洲国家、美国和东南亚分别进口了4.8、1.6和1.6Mt碳排放量.具体到珠江三角洲地区,从广东到香港的碳排放流向(26.4Mt)最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