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大豆中已发现的冠层耐萎蔫QTL》

《表1 大豆中已发现的冠层耐萎蔫QTL》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大豆冠层耐萎蔫的生理与遗传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了加速耐萎蔫型大豆品种的选育,国内外研究者利用连锁作图对耐萎蔫相关性状QTLs进行研究。大豆耐萎蔫及其相关性状均由多基因控制,遗传机制极为复杂。吕彩霞等[39]以PI 471938与普通大豆品种Dare和丰收黄杂交构建的F2群体对与耐萎蔫相关地上部与根系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并且定位了5个QTLs。Du等[41]利用科丰1号与南农1138-2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对抗旱相关指标进行了QTL分析,于A2和H连锁群上检测出2个与叶片水分状况相关的QTL。Charlson等[13]利用KS4895与Jackson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对大豆冠层萎蔫指数进行了QTL分析,于A2、B2、D2和F连锁群上检测了4个相关QTL,表型贡献率达16%~44%。Abdel-Haleem等[11]以PI 416937与Benning构建的重组自交系作为作图群体,通过5个不同环境下联合分析检测出7个QTL,共解释了75%的表型变异,其中5个增效等位基因来源于PI 416937,这些QTL在图谱中位置均与其他抗旱QTL重合,说明耐萎蔫QTL还控制其他与抗旱相关的形态或生理性状。Hwang等[42]利用93705KS4895×Jackson、08705KS4895×Jackson、KS4895×PI 424140、A5959×PI 416937、Benning×PI 416937等5个重组自交系群体在15个环境下对耐萎蔫QTL进行了检测,共检测出8个在至少2个环境下表达的QTL。Ye等[43]研究发现,新鉴定的早熟耐萎蔫种质PI 567690和PI 567731的作用机制与PI 416937不同,其蒸腾速率对水孔蛋白抑制剂响应敏感,通过构建重组自交系群体分别于第3和第6染色体上定位了2个多环境下稳定表达的QTLs,贡献率达20%~30%。目前,在大豆基因组数据库(www.soybase.org)中共登记了39个耐萎蔫QTL(表1),但这些QTL均未实现精细定位与基因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