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8 两个纬度双季晚稻不同生育阶段温光利用效率的差异》

《表8 两个纬度双季晚稻不同生育阶段温光利用效率的差异》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长江下游不同生态区双季优质晚稻生长特性和温光利用差异》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WGP,Whole growth period.

不同类型优质晚稻温光利用率和品种类型密切相关(表8)。播种-齐穗期,高纬度点各类型水稻有效积温利用率均增加,增幅粳稻大于籼稻。与浙江富阳试点相比,安徽庐江试点粳稻有效积温利用率平均增加约10.0%;各类型水稻品种在不同纬度试点日照时数利用率差异不明显;高纬度点各类型水稻太阳辐射时数利用率均降低,常规籼稻尤其明显(降低7.9%)。灌浆期(齐穗-成熟期),高纬度点有效积温利用率、日照时数利用率以及太阳辐射时数利用率均是籼稻显著增加,常规籼稻增幅大于杂交籼稻,其中太阳辐射时数利用率增幅最大,为40.69%;粳稻则相反,高纬度点有效积温利用率和日照时数利用率均降低,太阳辐射时数利用率略有升高。全生育期,高纬度点各类型优质晚稻有效积温利用率和太阳辐射利用率均增加,增幅最大的是常规籼稻。安徽庐江试点种植时,常规籼稻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和太阳辐时数利用率分别比浙江富阳点增加15.02%和5.28%;高纬度试点日照时数利用率除常规籼稻略有增加,其他各类型水稻品种均略有降低。同一试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在各生育阶段温光利用率也不相同。安徽庐江试点种植时,除灌浆期有效积温利用率籼稻高于粳稻外,其余各生育期温光利用率(有效积温、日照时数以及太阳辐射时数利用率)均是粳稻高于籼稻;浙江富阳试点种植时,各类型水稻不同生育阶段温光利用率(有效积温、日照时数以及太阳辐射时数)均是粳稻高于籼稻,灌浆期(齐穗期-成熟期)和全生育期尤其明显。